鸟瞰渠县经开区。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
\n\n冲压,打磨,喷砂,组装……7月31日,四川渠县经开区,四川旺鑫电子有限公司平板生产线开足马力。以该企业为龙头,今年渠县电子信息产业亮点频出——下线了首台整装平板,新加入了8家链上企业,总数增至52家,企业订单量普遍显著增长。
\n然而,这种向上的发展气象在几年前很难想象。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,曾经的优势产业,链上企业数量一度跌至个位数。
\n产业发展画出“V”形线,渠县何以扭转颓势?
\n旺鑫电子平板生产线开足马力。
\n\n被动做减法:收窄赛道 专攻消费品电子
\n旺鑫电子厂房几百米外,专注于生产触摸屏、液晶显示模块等产品的四川乐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,近期完成了生产线升级。高速运转的全自动智能贴片机,每日产量达两万张。此前,该公司因长期局限于生产低端液晶显示屏,面临生存困境。
\n乐仕达电子转产焕发新活力,一定程度上是渠县电子信息产业重振旗鼓的缩影。
\n时间拉回2012年前后,渠县招引了乐仕达等首批电子信息企业,涉及的门类繁多,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。“当时渠县占据先发优势,市场环境较好,企业整体效益不错。”渠县经开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侯勇回忆,生产计算器的德铭电子年产值上亿元,生产手机皮套模具的精佳益模具产值和市场份额行业领先。
\n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。随着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,这批企业遭遇打击:计算器卖不出去、液晶屏不再受热捧。此外,企业的机器设备大部分面临更新换代问题。
\n“每年都有老企业因生存压力而选择退出。”侯勇说,虽然他们一直致力于招引新企业,在做好就近配套和培育产业生力军两方面下功夫,但收效甚微。究其原因,除了需求端变革外,毗邻地方还新建起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川渝合作(达州·大竹)示范园、南充临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,被认为加剧了区域市场竞争。
\n外部环境无力改变,要止颓回升,只能从内部寻求突破口。
\n去年夏天,渠县组织调研团队,对全县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大摸底。一番分析后,渠县定下策略:把“大而散”的产业格局朝着“小而美”聚焦,果断摒弃粗放落后产能,顺应市场对消费品电子产业持续升温的需求精准发力。
\n“我们的电子信息产业,实际上是其中细分的消费品电子产业。”渠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冯全反复强调。他说,经过全县狠抓招商引资、“智改数转”、盘活闲置厂房等努力,园区聚集了一批生产平板、笔记本电脑等热门消费品电子的企业,“产业繁荣景象又回来了。”
\n“新产品帮助公司抢占市场份额,挺过了难关。”乐仕达电子生产部总经理吴统军说,靠着加强研发投入和建设智能化生产工艺,公司转为主要生产用于通信、家用电器、汽车等领域的电子显示屏幕,并不断丰富产品性能。
\n旺鑫电子员工正在检测产品。
\n\n主动做加法:龙头引领整合产业链条 扎牢产业根基
\n渠县要的不只是简单的企业集聚。过往园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败退出的不堪回忆历历在目,警醒渠县要将产业的根基扎得更牢。
\n今年,渠县提出打造消费品电子百亿级特色产业链,明确在“链”上做文章,构建从原材料供应、工业母机生产到产品数控加工、整机总装的全产业链,其中尤其是要培育一家能够主导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,促进产业链系统性整合、上下游协作配套。
\n旺鑫电子扮演了这一角色。该公司生产所需的1000台数控机床及设备耗材,直接“养活”了园区博德特智能装备等8家供应商。“就地配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。”旺鑫电子人事行政部经理王全恒介绍,公司与华为、联想、惠普、三星、比亚迪等品牌商合作,上半年已完成订单175万件,同比增长35%,目前在售订单已排到12月底。
\n龙头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持续增强。
\n在渠县政府平台公司助力下,旺鑫电子最近新增共2万平方米的注塑、自动化整装车间,在园区内形成川东北唯一的消费品电子全制程产业链条。冯全举例,仅手机充电器制造板块就入驻了生产变压装置、充电线拉丝、插头等环节企业。
\n渠县正在研究制定《消费品电子产业发展三年培育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将在产能提升、集群发展、工艺升级以及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推出切实举措。渠县规划,到2027年,力争实现“3C”电子产品及智能穿戴设备年产值70亿元,建成西部重要的消费品电子产业基地。
\n原标题:四川渠县:做好加减法炒股软件排名前十名,电子信息产业划出“V”型线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